百岳登山

古道健行

山林野營&露營

合歡山主峰步道 合歡山主峰四周視野遼闊,可以飽覽合歡群峰、奇萊連峰、南湖大山,甚至玉山都

霞喀羅古道 Syakaro霞喀羅為泰雅族語的烏心石,因山區盛產此樹而得名。古道橫跨新竹縣五峰

合歡山主峰步道

合歡山主峰步道

合歡山主峰四周視野遼闊,可以飽覽合歡群峰、奇萊連峰、南湖大山,甚至玉山都可一覽無遺。合歡山主峰路段平整好走,是百岳入門的首選路線。夏季的合歡山主峰是絕佳的避暑勝地與賞高山花卉的好時機,可以觀賞到玉山杜鵑、玉山圓柏、玉山薔薇等,每年6、7月則是合歡山賞鳥最佳季節。

合歡山東峰步道

合歡山東峰步道

合歡山東峰是合歡群峰的第二高峰,全程步道幾乎都走在玉山箭竹林,坡度較陡,約2小時可登頂。合歡山東峰山勢高聳秀麗,被列為台灣百岳九峨之一。每年4~5月之間,玉山杜鵑在合歡山東峰步道區段集中盛開,可欣賞到花團錦簇的美麗高山景緻。

石門山步道

石門山步道

石門山步道可說是合歡山群峰中最親民的百岳步道。全長約784公尺,山勢緩和,約1小時往返。也就是只要30分鐘就能攻頂一座百岳!石門山步道每年4、5月高山杜鵑花盛開的美景,更是不容錯過。

郡大山

郡大山

郡大山是台灣玉山山脈主脊北段的知名山峰,標高3,277.6公尺,設有二等三角點編號1694,台灣百岳排名第5,八秀之一,位於南投縣信義鄉東埔村,在玉山國家公園北側邊界, 得名自布農族的大社群郡大社。

雪山東峰

雪山東峰

日治時期名為次高東山,是台灣百岳之一,排名第74。 雪山東峰高3,201公尺,屬於雪山山脈,行政區劃屬於臺中市。 雪山東峰位於武陵農場雪山登山口起登 里程位於5K 將由海拔2200公尺--抵達3000公尺哭坡的考驗之後,方能登頂海拔3201公尺的雪山東峰。

玉山

玉山

為台灣「五嶽」之首,在冬季皚皚白雪覆蓋下的玉山,有如白玉一般的潔白晶瑩。玉山主峰標高3,952公尺,一等三角點。不但在百岳中名列第一,也是東亞地區的第一高峰。 全峰由赤褐色的頁岩所構成,半峰以上全是裸露的岩石,並有一片很大的碎石坡。登頂之前有一處十分有名的-風口,風口的左邊是碎石陡坡,右邊是頁岩狹谷,地形空曠開闊,常常有一陣風突然襲捲過來,經過時,一定要特別留意。玉山主峰的視野遼闊,是最佳的展望台,全台灣的名峰都在它的展望之下,而它巍峨高聳的氣勢,更是令喜愛登山的人以登頂玉山為榮。

嘉明湖

嘉明湖

嘉明湖位於台東縣海端鄉,南部橫貫公路向陽北方直線距離7公里,海拔3310公尺;嘉明湖坑穴直徑約210至330公尺、深約35公尺,是中央山脈南段主稜中最大的高山湖泊,高度僅次於雪山翠池,是台灣第二高的高山湖泊;嘉明湖湖緣為橢圓形因此又有人稱嘉明湖為「蛋池」,湖面呈現湛藍色,是眾多山脈中一顆藍寶石,並且有一個夢幻的別稱叫做「天使的眼淚」。

霞喀羅古道

霞喀羅古道

Syakaro霞喀羅為泰雅族語的烏心石,因山區盛產此樹而得名。古道橫跨新竹縣五峰鄉、尖石鄉,是早期當地部落的聯外交通要道。 霞喀羅國家步道是一處具歷史與美景的夢幻級古道,沿線可看見日治時期,日人為討伐尖石、五峰一帶部落修築之駐在所、警備道路、電線杆、碉堡、紀念碑、土牆及砲台遺址。 古道沿線經過大漢溪源頭的上游,翻越頭前溪及大漢溪的集水區,形成溪谷源流的特色;而步道有多處極佳的賞楓點,入秋時可見滿山火紅的楓樹林,是山友們的賞楓秘境。

合歡溪森林步道

合歡溪森林步道

電影:賽德克巴萊取景點 合歡溪森林步道全長約3.5公里,其中碎石路面的山徑蜿蜒在峭壁與溪谷之間,氣勢磅礡的峽谷景觀令人讚嘆不已。路徑二旁巨石林立,搭配國墨畫的老松,在雲霧中若隱若現,一幅幅國墨山水畫在眼前展開......路徑底端的合歡溪源頭,更是乾淨清澈的『冰泉』是最乾淨天然的高山泉水,這裡同時也是台灣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的棲息地。

八通關古道

八通關古道

早期赫赫有名的八通關古道可區分為「清八通關」和「日八通關」,清朝時期為了開山撫番和移墾東部蠻荒之地由清總兵吳光亮率領大批官兵,由西段南投竹山穿過中央山脈,到東段花蓮玉里...而到了日治時期,同樣為了開山理番,從西段南投信義鄉到分界點大水窟,至東段花蓮玉里,西元1987年,內政部正式將八通關古道列為國家一級古蹟,現今的八通關古道經林務局整理尚算好走,著名的景點-父子斷崖、雲龍瀑布、樂樂、對關到八通關大草原,沿途美景不斷。

特富野古道

特富野古道

特富野古道,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由新中橫公路自忠入口至特富野端,早期為北鄒族人之舊獵徑,日治時期古道後段改建成運送林木的「水山線」鐵路,時至今日昔日運材風光雖已不復見,但仍遺留舊鐵軌、棧道與檜木舊橋,讓旅人行走在古道上也能引發思古之幽情。步道前段較為平緩,沿途遍植柳杉;後段則是陡下的枕木階梯步道,為闊葉原始森林,四季景觀變化多端,動植物生態豐富,是極佳的賞鳥步道。

南澳古道

南澳古道

南澳古道位在南澳鄉金洋村,是通往泰雅族舊部落的路徑之一,為「舊武塔古道」的一部分,也是泰雅族的傳統獵場。自旋檀駐在所遺址起,循南澳南溪上溯至古道終點,至合流溪與南澳南溪匯流口,共 3.8 公里。沿途平緩好走,野生動植物生態豐富,沿途有吊橋遺址、警備道路基等遺跡。

神祕湖

神祕湖

神祕湖與松羅湖、加羅湖合稱宜蘭三大高山湖泊,隱身在宜蘭南澳原鄉部落金洋村上方,因終年壟罩在雲霧中,又稱為神秘湖。 別名「鬼湖」、「死湖」,因當地原住民進行狩獵追捕獵物到此處時,常常最終只能聽見獵物哀號鳴叫聲,卻不見獵物身影,因湖泊下方為泥沼地,獵物行經此處深陷埋沒而得其「鬼湖」名號。